【山西垣曲农商银行金融赋能奏响三夏“丰收曲” 添彩三夏“好丰景”】

高莎莎 姚清波
2024-06-05
来源:山西金融网

风吹麦浪,沃野生金。当前正值夏收、夏种、夏管生产关键期,山西垣曲农商银行高度重视“三夏”生产金融服务,围绕“三夏”农业生产需求,调整信贷投放重点,制定工作方案,开辟绿色通道,对从事夏粮种植、收购、加工、运输、销售的农户和企业开展深入走访摸底、持续加大夏粮收购和农业生产信贷资金供给,精准投放“三夏”生产领域,确保不误农时。截至目前,该行累计投放“三夏”生产专项信贷资金7548万元,其中支持夏粮收购“收单贷”4099万元,购置农资“农担贷”1654万元,涉农小微企业“流资贷”1795万元。

护航种粮大户   注入稳产“强心剂”

走进垣曲县华峰乡华峰村,千亩连片,麦浪翻滚、满目金黄,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映入眼帘。看着长势喜人、即将收获的小麦,该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某心里美滋滋的。

“垣曲农商银行的服务真是好,在了解我的融资需求后,客户经理第一时间上门对接,当天就为我成功办理了30万元的“农担贷”,金融及时雨为麦收后玉米种植所需的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购买提供了坚实保障。”张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张某是该乡有名的种粮大户,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村里200余亩土地,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近些年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逐步落实,让张某看到了种植的广阔前景,卯足了发展劲头,想通过多流转土地、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业等方式提高种植收益,想法虽好,但经过账目核算,近200亩土地流转费加上农资开支,还存在30万的资金缺口,这着实让他犯了难。垣曲农商银行华峰支行客户经理在驻村办公过程中了解到这一情况,第一时间与张某取得联系,根据经营情况结合种植规模,开辟绿色通道,当天就为张某发放30万元信贷资金。在张某的示范效应下下,该乡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犹如雨后春笋,芬芬破土而出,在该行的信贷资金的扶持下,近5千余亩耕地实现了规模化流转,形成了以粮食种植为主,西瓜、中药等特色农产品种植为辅的产业集群。垣曲农商银行为辖内农民专业合作社量身定制“农担贷”,全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育、壮大,提高了土地使用率,增强了农副产品市场竞争力。

赋能收粮个体   堆起粮食“金字塔”

“现在粮食收购都是一手粮,一手钱,充足的流动资金是成败的关键,多亏了垣曲农商银行为我提供了50万元的“收单贷”,为我开展粮食收购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垣曲县历山镇同善村粮食收购站负责人王某激动的说到。

原来,因新购置小麦脱粒机及烘干设备导致王某流动资金出现缺口,眼看夏粮集中收割期即将到来,王某不得不愁眉紧锁。此时,恰逢该行客户经理造访对接辖内收粮大户,为了让其更快更精准的获得信贷资金,该行客户经理通过现场办公并开通粮食收购审批“绿色通道”,很快50万元的“收单贷”资金到账,解决了王某的燃眉之急。

该行结合粮食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全行33名客户经理组建金融服务队,以“三夏”农情关怀为切入点,深入农村田间地头,走访了解“三夏”生产金融需求,围绕涉农经营融资需求主体,研发“收单贷”等特色产品,并开辟“绿色通道”,为粮食“产购储加销”等各类经营主体,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和高效的金融服务,全力支持县域粮食全产业链发展,保障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收粮大户等经营主体在夏粮收购中稳健经营,助力夏粮颗粒归仓,切实做到“知农事、守农时”。

打通融资壁垒 精准助力粮企“麦香浓”

垣曲县地处中条山腹地,位于晋、豫交界处,黄河从此流经,这里气候适宜、水源充足,形成沿黄地区特有农业经济,属粮食高产区,粮食经济活跃,辖内大批企业、客户主营小麦种植、收储、生产、加工、销售,位于垣曲县新城镇的山西大晋哥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便是有一家集粮食加工销售与粮食收购为一体的民营企业,拥有国内精密的产品检测设备和试验设备,所生产的小杂粮预拌粉、超级雪花粉备受市场青睐。

“我们公司的发展壮大与良好的政策指引密不可分,更与农商银行的大力信贷支持息息相关,政策+金融两股力量帮助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飞的更高,走的更远。”该企业负责人高某感慨的说到。原来,该公司近期急需一笔资金购置先进的面粉加工生产线,因流动资金紧张,面粉加工生产线不能及时上线进行生产,垣曲农商银行公司业务部客户经理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实地到企业实地走访调研,及时掌握了解了该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后,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压缩资金周转控制周期,客户经理在深入分析企业经营现状及资产负债结构等要素后,顺利为企业办理300万元“流资贷”,并为该企业开立企业网银、结算账户等业务,实现在垣曲农商银行全流程、一揽子金融服务。目前,该企业面粉加工生产线已顺利投产,日产量50余吨,大晋哥牌超级雪花粉已叫响河东乃至“三晋”。

垣曲农商银行

高莎莎   姚清波

15635952522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